客服QQ:
特朗普政府拟对全球进口商品加征10%关税的传闻甚嚣尘上,这一“美国优先”策略的回归,不仅引发全球贸易摩擦担忧,更让华尔街投行拉响警报。高盛在最新报告中直言,若特朗普关税全面落地,美元可能迎来“史诗级贬值”,未来12个月美元指数或暴跌10%-15%。这一颠覆性结论背后,是高盛对“关税-贸易逆差-货币政策”连锁反应的深度推演。
高盛的核心逻辑:关税如何“杀死”美元?
1. 贸易逆差失控:美元基本面的致命伤
高盛指出,加征关税看似保护本土产业,实则将推高美国进口成本,加剧贸易逆差。
数据警示:2024年美国商品贸易逆差已扩大至1.2万亿美元,占GDP的4.8%。若关税导致进口价格攀升10%,逆差可能突破1.5万亿美元,刷新历史纪录。
美元循环崩塌:美国长期依赖“双赤字”(财政赤字+贸易赤字)融资,而关税引发的逆差扩大将削弱美元需求。高盛测算,贸易逆差每扩大1%,美元指数或下跌0.5%。
2. 美联储政策陷入“两难困境”
降息空间被压缩:关税推升通胀预期,美联储可能被迫推迟降息。但高盛认为,若经济因贸易萎缩而衰退,美联储最终或重启量化宽松(QE),进一步削弱美元信用。
市场押注转向:当前美元净多头持仓占比达2022年紧缩周期来最高,但若关税与降息预期共振,美元多头可能大规模平仓,引发踩踏式下跌。
3. 全球“去美元化”加速
盟友反制与货币替代:欧盟、墨西哥等已威胁对美加征报复性关税,推动贸易结算转向欧元、本币或黄金。高盛认为,关税战或催生“多极货币体系”,动摇美元霸权地位。
央行抛售美债:2024年全球央行连续第16个月减持美债,中国持有量降至7696亿美元(近14年新低)。若关税激化矛盾,主权机构或加速“去美元化”。
美元暴跌的连锁反应:谁将是赢家与输家?
1. 美国国内:通胀反弹与债务危机
输入性通胀卷土重来:关税成本转嫁至消费品,CPI或反弹至3.5%以上,吞噬居民购买力。
政府利息支出激增:美元贬值推高美债实际收益率,美国政府每年利息支出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(占GDP 4%)。
2. 新兴市场:机遇与风险并存
出口竞争力提升:亚洲、拉美国家货币相对升值,利好制造业出口(如墨西哥比索、印度卢比)。
外债危机隐现:土耳其、阿根廷等外债高企国将面临美元债务成本飙升压力。
3. 大宗商品:美元走弱下的“狂欢”
黄金、铜、原油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或迎来结构性牛市。高盛预测,若美元指数跌至95,黄金可能突破3000美元/盎司。
市场争议:美元真的会“崩盘”吗?
尽管高盛观点引发震动,但反对声音认为:
关税或“雷声大雨点小”:特朗普团队可能优先对特定行业加税(如中国电动汽车),而非全面关税,冲击或有限。
美元储备地位短期难撼: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仍达59%,缺乏单一替代货币。
避险需求支撑美元:地缘冲突、美股波动可能迫使资金回流美元资产。
投资者应对策略:对冲美元贬值风险
减持美元资产:降低美债、美股敞口,增持非美发达国家股票(如欧元区、日本)及新兴市场债券。
配置大宗商品与黄金:黄金ETF(如GLD)、资源类基金(如XLE)可作为核心对冲工具。
外汇对冲工具运用:利用美元指数期货空单、欧元/美元远期合约锁定汇率风险。
关注“逆美元化”受益国:墨西哥、印度等对美出口依赖度高且外债可控的经济体。
结语:一场关乎美元霸权的“豪赌”
特朗普关税政策若落地,不仅是一场贸易战争,更可能演变为美元信用的“极限测试”。高盛的警告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:当“美国优先”撞上全球经济规律,美元霸权或加速走向衰落。对投资者而言,与其押注美元涨跌,不如未雨绸缪——在多元化配置中,为“后美元时代”提前布局。毕竟,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,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永远站在神坛之上。